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職場更年期:拿什麼去競爭

面對殘酷與機遇並存的職場,有越來越多的在職場打拼12年以上的白領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職場生存危機即將來臨:隨著就業競爭激烈程度的日趨白熾化和他們自身健康的退化。35歲的職場人士已經邁入了職場的更年期,潛意識裡這些35歲的職場「老人」存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,他們不得不面對35歲這個高高的職場門檻。所以有人說,35歲已經成了職場年輕和衰老的分水嶺。

  現象:危機四伏的職場更年期

  宋女士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跨上海、南京、武漢三座城市的一家大型廣告公司。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團隊精神,她都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,算得上是公司的「元老」級人物了。剛剛過完35歲的生日,辦公室裡就新招聘來了一批大學生,他們就像一股清新的海風,給公司帶來了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。特別是他們極富個性的新銳思想和前衛理念,運用在工作設計中,堪稱完美,總能讓人眼前一亮。短短兩個月的時間,公司的業務量就呈直線上升的趨勢,這一點連宋女士都自歎不如。

  在公司業績被這幾個年輕人帶動得蒸蒸日上的時候,他們的待遇也跟著上了一個新的台階,而作為公司元老級的宋女士卻還一直在「原地踏步走」。更為要命的是,以前職場幾盡瘋狂的打拼在她的健康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,宋女士的腰、背、肩、頸時常開始突發性地酸痛,身體上的某些器官功能已經慢慢退化了。在工作上,用老闆的話說:「做我們這一行需要新潮而年輕的思想,要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前沿,站在新潮時尚的浪尖……」,而她現在這個年齡早就已經不屬於年輕和時尚,有時候設計一個創意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面對年輕而朝氣的下屬,她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不從心,患得患失。辦公室裡傳出風聲要提拔一批年輕人,這讓宋女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。一個月後,總經理正式對她說,她的職位將會由辦公室裡新來的王小姐代替,他的解釋是35歲已經沒有什麼發展潛力了,為了公司的長遠利益還是早點讓賢好。

  對策:如何化解「更年期危機」?

  職場要完成新老更迭,就勢必會出現一批精幹的年輕者,他們出色的表現在潛意識裡給這些35歲的職場人造成了一定的生存壓力。難道35歲的職場人就真的老了嗎?他們就真的需要退出職場的歷史舞台嗎?面對這一課題,人力資源專家們給出了「加、減、乘、除」四法來化解35歲職場危機。

  加強與職場新人的溝通磨合

  越是有危機感、壓力感,就越是應該主動學習。職場沒有永遠的仇人,只有永遠的榜樣。所以35歲的職場「老人」應該主動與職場「新人」溝通磨合,這不僅能給對方留下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,而且自己也能很快地融入他們的精神團隊,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缺陷,學習到35歲職場人所欠缺的東西。

  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,作為已經35歲的年齡光景,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適應了。而作為職場新人的年輕一代,與生俱來的種種特性使他們時刻走在社會潮流的前沿。如果這些35歲的職場「老人」不主動與他們接洽交流,就等於把自己推向了落伍的盲流。
減少對工作待遇的期望值

  如果自己明白35歲是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年齡,我們是不是應該降低對工作的期望值呢?比如說與公司新來的一個25歲的碩士生同事相比,我們為什麼非得要求自己的薪水待遇比人家高呢?這是一個待遇期望值的問題。很多35歲的職場人都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,全不權衡一下自己的份量,一味地要求自己各方面的待遇非要比其他人高,否則就覺得顏面無存。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想法,古語云「量力而行」,而且現代社會的酬勞分配規則一向追求「對號入座」,如果35歲的職場人把自己的待遇一概定位在25歲,那麼將勢必破壞社會的這種潛規則,最後受害的還將是自己。

  保持上乘的體力和精力

  毋庸置疑的是,人一旦步入35歲這個年齡門檻後,自己的工作熱情會有所消退,而且更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狀況也會明顯地出現問題,自己在工作的同時也會清楚地感到力不從心。在國外,一些高級白領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況,他們有自己的私人健康顧問,針對他們的工作特性和身體特徵,給出針對性很強的營養建議和健身規劃。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」,想要在工作中表現得更好,就必須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。所以35歲的職場「老人」想要保持上乘的工作熱情和體力精力,就必須從現在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,本著為自己負責的態度,加強體育鍛煉,制定相關的健身計劃。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與年輕人相抗衡的本錢。

  除去「倚老賣老」的心態

  很多的35歲職場人都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了,正是由於早期他們辛辛苦苦的奮鬥打拼,才有了公司現在的成就和輝煌。所以有許多的職場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優越感,認為自己在公司的作用至關重要,理應得到公司特殊的優待和特別的尊重,尤其是那些剛來的新同事更應該對自己禮讓三分。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「倚老賣老」的心態,在職場中這其實是行不通的,你如果每天都抱著「我是元老我怕誰」的思想來與同事相處,時間長了難免會讓人生厭,給他們留下盛氣凌人的不良印象。這對與自己正處於35歲的職場危機期來說是十分不利的,所以要徹底除去。

  質疑:35歲怎麼就成了「更年期」?

  「上有老,下有小,找工作嫌你老,想退休嫌你小。」如今,「35歲」對很多求職者來說成為一個非常尷尬的年齡。為什麼不是30歲或40歲?用人單位偏偏將招聘的年齡卡在35歲這個坎兒上?當記者在人才市場詢問招聘者時,許多人的答案竟是「約定俗成」、「依照慣例」!
實際上,將「35歲」作為一個用人的界限,是我國長期形成的「招聘文化」的一個縮影。早在改革開放初期,我國大興用人年輕化之風,當時就將基層年輕幹部的劃分界定在35歲以下。從那以後,人們普遍接受了用35歲來衡量人才年輕與否的思維定勢。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,人的壽命不斷延長、對職業生涯的結構規劃已經有了調整和改變,但不少用人單位仍沿襲了以往的慣例,依然會下意識地將用人的年齡要求和35歲掛鉤。

  資料顯示,國際上公認的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是35至45歲。根據通行的「國際標準」,大多數國家都把「青年」的年限界定為不超過45歲。專家認為,把「35歲」作為一道坎,沒有科學依據。

  支招:教你5招積極應對「更年期」

  1、積極社交無論是選擇與網友聊天或與客戶共進午餐,還是參加一些志願者社團的活動,都有助於開拓你的視野和思維。千萬不要把自己關在家裡為工作的事苦惱。積極社交你才能對職場和人生都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。

  2、與你信任的人約會與你最信任的親朋好友聯繫,告訴他們你的感受,尤其是工作上遇到的挫敗、焦慮或者憂愁。把你的心事告訴他們,然後用心聆聽他們的回應。

  3、休假事實上,當你對工作產生了厭倦情緒時,你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大降低。而當工作進展非常緩慢時,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停下來,把工作拋在腦後,讓你的大腦稍作休息,然後它才可以重新啟動。選擇在家看書、聽碟或是出門旅遊,這些都可以幫助你的大腦恢復活力,並且恢復對工作的興趣。

  4、記日記不要一味壓抑你的壞情緒,把你對工作的抱怨都寫在日記裡,這是一個情感疏導的好方法。同時,你在寫日記時其實也是在思考,也許當你寫完一個月的日記後,你就會對自己是否該跳槽、轉行有了一個清晰的決定。

  5、參加培訓在業餘的時間給自己「充電」,以加強和豐富自己的職業技能。在獲得更多知識的同時,你其實也獲得了更多的從業機會。當你真的被職場「更年期」折磨得不得不改變時,也可以充滿自信地選擇離去,然後大步流星地邁向新的崗位。
返回列表
花蓮民宿